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湖北大学师生以各种方式积极关注与参与此次纪念活动,共同铭记这庄严而伟大的时刻。

回望 伟大抗战历程!
1931年9月18日夜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出抗战宣言,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
“誓死不做亡国奴!”全体中华儿女共赴国难、浴血奋战,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赢得了14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历史不会忘记!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见证 高燃阅兵现场!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习近平强调,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铭记 开创美好未来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湖北大学各单位积极组织师生代表,通过集中观看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收看纪念大会现场直播。师生们纷纷表示,80年过去,山河重振,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巍然屹立,伟大抗战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湖北大学党委书记谢红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盛大阅兵仪式,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抗战胜利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深刻领会到国家是如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极大增强了我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我们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铭记“落后就要挨打,团结才能自强”的历史警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育好强国一代,以同心共圆中国梦强国梦的实际行动,告慰先辈、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建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落后要挨打,吾辈当自强。面向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教育报国红色血脉,坚持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突破为引领,全面加强有组织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切实回答好“强国建设、湖大何为”的重大问题,为湖北支点建设作出湖大贡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振:血色山河,永志不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身为科技工作者和高校教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把人才培养和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把科技成果应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实践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追求卓越,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排头兵。

全国模范教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玉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庄严盛大,我深感震撼,深受激励。作为生命科学专业的高校教师,我更加体会到科技自强在强国建设中的核心意义。现代化军事力量是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最坚实的依靠,而保障粮食安全就是守护国家的生命线。我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聚焦生物育种等关键领域,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周霞:伟大抗战精神是推进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上,我们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教育血脉,既要引导全体教师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以高尚品格为学生树立榜样;也要推动全体教师坚定“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教学科研中深耕实干,把知识传授与强国担当紧密结合,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校团委书记陈俊:作为党的青年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持续夯实青年一代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更加紧密团结全体湖大青年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卢轶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赓续学校“因师而生、因师而兴”光荣历史,传承发扬“自强不息,克难奋进”的“习坎”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师范为根,铸魂育人”定位,着力打造综合大学举办中国特色一流教师教育的典范,以培养卓越师范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湖大贡献”。
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王晓玲: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纪念这场伟大胜利,不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是为了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勇闯科技无人区,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大力培养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为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我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情感洗礼和精神升华。任何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经历百余年的屈辱历史,不能忘记法西斯国家挑起的战争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不能忘记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珍爱难得的和平环境,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刘念: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育人体系,深入挖掘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化内容供给,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要进一步创新育人形式,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把爱国情、强国志切实转化为勇担时代使命的报国行。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胡蓉: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我心潮澎湃,深感震撼与自豪。要引导和激励师生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力量,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立足信息安全与密码学专业特色,勇于创新攻坚,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网络安全人才,守护好祖国的网络边疆,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党委组织部科长张程:80年前,我们的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8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用实干和担当续写新的时代华章。作为学校年轻干部,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鼓舞斗志,以“器械不精,不可言兵”的态度对待工作,主动到学校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师生第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热血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胡银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以历史之镜观照现实,在铭记历史中积蓄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应以“讲深、讲透、讲活”为方法,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学习与实践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机关退休干部刘康义: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们将坚持通过说党史唱红歌、分享红色故事等形式,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育人实践,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为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商学院退休教授刘刚: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彰显了我国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作为退休教师,我会继续发挥余热,通过讲述抗战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博士生毛艾佳:当前,我国在生物医药、基因工程等关键领域仍面临诸多“卡脖子”技术挑战,这正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攻坚的新时代“战场”。无论是新药研发、疾病防控,还是高端生物技术的自主突破,都是当代生命科技工作者肩负的重大使命。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我们定当以专业能力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属于青春力量。
化学化工学院2024级硕士生黄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阅兵式上,铁甲洪流与银翼战鹰掠过天安门广场,机械轰鸣的交响中回荡着历史的回响。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热血铸剑,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科研创新与文化传承。实验室中精确的数据分析、古籍修复室的专注笔触,皆是报效祖国的具体实践。
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硕士生孙依溪: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我深知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把先辈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通过参与红色活动分享抗战英雄的事迹;节约用水用电珍惜当下的每一份资源——因为我明白,先辈们奋斗的意义,就是让我们能在和平年代好好生活、努力成长。“80年过去,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定当珍惜。”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感悟踏实学习,用青春力量守护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美好今天。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本科生李昕宇:今天,当阅兵式的画面在眼前展开,我的心也被深深震撼、紧紧牵动!作为一名团学骨干,我感受到这份震撼背后的责任:我们要做红色故事的“讲述者”,要做同学身边的“实干者”,做时代浪潮的“搏击者”,用贴心服务凝聚起奋进的青春力量,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商学院2023级本科生袁璐瑶:作为新时代青年志愿者,我们生逢盛世,更肩负重任。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以排头兵的姿态传承红色基因,以主力军的担当凝聚青年力量,以奉献者的情怀践行志愿精神,团结组织青年同学将爱国热情转化为踏实行动,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审稿:宋韧)